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ipo审计项目优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IPO审计的意义?
上市公司审计是指已经上市的公司进行正常的审计工作,是对上市公司的一种监管,从微观层次来说,上市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期间的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对投资者负责任
投资者不可能去审计ipo企业,但投资者投资ipo企业没有专业的审计报告也不行,审计报告是投资者投资的重要依据,ipo企业的账目是否准确、是否无误、是否合理,都需要审计,只有审计合格的企业才有资格ipo,是对所有的个人和机构负责任!
事前审计和事后审计的利与弊?
事前审计优点是可以从各种预算计划、决策方案中分析和判断执行时出现错误和弊端的可能性,事前防止和限制不必要的可以避免的缺陷、低效和违法违规现象发生,防患于未然。但事前审计难以完全和准确地测定、描述和预见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审计对象及结论的各种因素。审计范围全面,并有一定监督性。

事后审计优点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较大,具有事实客观、证据确凿、结论准确的特性。但不能及时纠正指导活动过程出现的问题。
(一)事前审计
事前审计是指审计机构的专职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及其他经济活动发生之前所进行的审计。这实质上是对计划、预算、预测和决策进行审计,如国家审计机关对财政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重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等进行的审查;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盈利预测文件的审核,内部审计组织对本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计划的科学性与经济性、经济合同的完备性进行的评价等。

开展事前审计,有利于被审单位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保证未来经济活动的有效性,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一般认为,内部审计组织最适合从事事前审计,因为内部审计强调建设性和预防性,能够通过审计活动充当单位领导进行决策和控制的参谋、助手和顾问。而且内部审计结论只作用于本单位,不存在对已审计划或预算的执行结果承担责任的问题,审计人员无开展事前审计的后顾之忧。同时,内部审计组织熟悉本单位的活动,掌握的资料比较充分,且易于联系各种专业技术人员,有条件对各种决策、计划等方案进行事前分析比较,作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意见。
(二)事后审计
事后审计是指在被审单位经济业务完成之后进行的审计。大多数审计活动都属于事后审计。事后审计的目标是监督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鉴证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评价经济活动的效果和效益状况。
按实施的周期性分类,审计还可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定期审计是按照预定的间隔周期进行的审计,如注册会计师对股票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进行的每年一次审计、国家审计机关每隔几年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的财务收支审计等。而不定期审计是出于需要而临时安排进行的审计,如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单位存在的严重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突击进行的财经法纪专案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企业委托对拟收购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的审计;内部审计机构接受总经理指派对某分支机构经理人员存在的舞弊行为进行审查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ipo审计项目优点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