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内控 项目库作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银行保管箱业务有风险吗?
当然有风险。

目前银行保险箱业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大部分银行保管箱业务未能合理布局和实现系统管理,未能形成规模效益。大部分银行保管箱建设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在建设时,保管箱建设未能统筹规划,保管箱库往往设在当时的商业中心。多年以后随着城市商业中心的迁移,保管箱租箱率大幅下降,相关保管箱库的维护已成为鸡肋。由于拆迁成本高、涉及客户秘密等众多复杂因素,保管箱业务往往难以随商业中心搬迁,导致部分地区保管箱分布零散、效益差,未能科学布局、系统管理。而原管理保管箱的机构不断降级或降格,人员逐步被抽到其它网点,导致能配备到保管箱的工作人员紧缺、甚至不足,还造成内部控制漏洞。
硬件老化、配备不足,软硬件功能存在缺陷。

一、部分保管箱由于建成时间久远,软件和硬件配备不符合要求。部分设备老化、相关电路板年久老化、电路漏损, 软件系统 与硬件的存在的联动存在问题。如有的银行保管箱反复出现开箱故障,导致客户投诉、不得不向客户赔钱了结。其主要原因是系统设备老化、 软件设计 与硬件的联动存在问题。如部分银行的保管箱库未能达到防水的功能,如国内广东、上海等个别银行的保管箱库由于在排水设计存在漏洞,在雨水过多或安防喷水装置启动后,曾出现水浸底层保管箱客户字画、邮票等珍贵物品的事件,导致对客户进行大额赔偿。
二、保管箱系统缺乏管理和检查功能。建设保管箱库时对配套的业务系统考虑不足,缺乏完善的 软件查询 、管理等功能,单机版系统未联网,管理部门还难以及时进行管理、检查。单机版系统与数据往往存在保管箱工作人员日常操作的计算机上, 数据安全 性、可靠性较差,由于缺乏有效的稽核程序,系统和数据容易被修改而难以被发现。
内部管理存在漏洞。部分银行保管箱系统存在管理功能缺失、人员配置不足、管理不严、违规操作、人员混岗和钥匙管理漏洞等问题。部分工作人员长期从事保管箱业务,熟悉业务 软件系统 ,了解流程漏洞和其他工作人员疏漏,熟悉客户财物放置秘密、使用频率,一旦作案,难以防范。而监控录像存储时间一般不足3个月,而保管箱失窃被发现往往可能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后,给案件侦破带来困难,也使犯罪分子存在侥幸心理。

风险库和隐患库的区别?
风险库是库内物资有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隐患库是仓库存在着管理漏洞,防火防盗应配备的工具用品不不全等。
风险库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战略风险、内部控制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安全风险、法律风险等,细分之下还包括生产风险、政策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的纳入应遵循先易后难、逐步扩展原则。
隐患库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内控 项目库作用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