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投资旅游项目提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黑色旅游的意义?
黑色旅游(Dark Tourism)指人们到死亡、灾难、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剧发生地旅游的一种现象。黑色旅游是是近年来国外,特别是北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所谓“黑色旅游”,以煤矿煤井为阵地、载体,让人们体验煤矿工人的艰辛劳动,从而达到教育人们珍爱生命与生活、热爱劳动并珍惜每一份劳动的价值、促进每个人发挥自己的光与热的效果的旅游。

中文名
黑色旅游
载体

煤矿煤井
最早来源
欧洲中世纪

提出概念的人
玛尔考姆·弗尔列和约翰·莱侬
基本定义
黑色旅游用死亡、灾难、战争等悲剧性事件或悲剧性事件发生地作为开发旅游的吸引点,利用人们对死亡、战争、灾难以及悲剧的敏感度和深刻记忆来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具有教育意义和纪念意义,能给人以精神和情感上的感悟。
这种强调死亡、灾难、暴力与悲伤的旅游形式,在国外慢慢的成为了一种旅游新特色,很多人愿意花大钱到第三世界国家体验令人震撼的场面,去亲眼看不幸的场面。
黑色旅游是指人们到死亡、灾难、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剧发生地旅游的一种现象,如参观灾难发生地、参观灾难性历史博物馆等。
其活动首先出现在国外,其最早可以追溯到观看古罗马角斗士的表演、中世纪的朝圣以及公众观看死刑等,但当时并不称之为黑色旅游。
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则是由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玛尔考姆·弗尔列和约翰·莱依首次提出的。
花都湖一圈多少公里?
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花都城区南部,全长6.68公里,总面积240.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69.3公顷,湿地率为70.3%,是集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市民公园。
6.68公里
花都湖是2012年广州市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广州市“六湖”亮点工程之一,花都湖集生态保护、环境教育于一体的滨水绿道;集观光、游览、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游憩绿道;集展示、传播、参与于一体的文化长廊;带动地区发展与活力的绿色通道,展示花都时代精神的活力长廊。
关键信息
简述
项目推进情况
项目进度
交通信息
花都湖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一圈11.8公里。
花都湖湿地公园很大,周长11.8公里,被迎宾大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花都湖,另一半叫湿地公园。花都湖早开发,设施齐全,有儿童游乐场所,有山,有岭南园建筑群,适合亲子游玩和拍照。
花都湖公园总面积4300亩,是广州已建成的人工湖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正式开放一年多来已累计迎客超过860万人次,也成为周边居民乃至广州城区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宜昌运河公园名字由来?
湖北省宜昌市运河公园,因运河流经全园而得名。
公园因地造型,就地取材,把原来的12个废弃鱼塘改造成城市水体净化器,通过引入林丛、栈道、廊桥和亭台,用最少的干预,打造宜昌主城“区域海绵体”,公园获评“全国十大最美海绵城市工程”。眼下,这一公园吸引当地不少年轻人前去感受生态、“打卡”游玩。
因为是运河围绕的一座公园。宜昌运河修建于1958年,全长约30.5公里,系黄柏河汤渡河水库引流而成,流经夷陵区、西陵区、宜昌高新区东山园区和伍家岗区等四个辖区,是典型的流经市区的半自然性河流。然而,历经半世沧桑,当年国家投资仅1600万元打造的“翡翠项链”不再那么璀璨夺目,滑坡、垃圾、水体污染,不断腐蚀着运河。
2012年1月6日,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整治运河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决定,从2012年起,用三年左右时间对宜昌市运河实施全面整治,努力将宜昌市运河打造成城市河流生态廊道、城市景观休闲廊道和城市文化展示廊道。
2012年6月2日,市人民政府出台《宜昌市运河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确定了河道清淤、垃圾清理、违章拆除、河岸绿化、堤防加固、灾害治理、污染治理、景观工程等十二个方面的重点整治和建设任务。2012年,运河景观工程建设全面启动,经过多年整治和建设,一座山环水绕的城市公园向市民展现了新面貌。从前的臭水沟、荒草地实现了“华丽转身”。
曾经满目疮痍 一纸议案改变命运
三年整治 运河公园实现“华丽转身
7月22日,记者在运河公园看到,晨练的人们穿梭其间,林荫道上,嬉戏的孩童尽情地奔跑,无视身旁拉二胡的老爷爷。在清脆的鸟鸣声中,广场舞大妈翩翩起舞,附和着树林里一展歌喉的男高音。这是夏日的清晨,它将复制到一年365天里。
春可赏樱,夏可观荷,秋可赏落叶,冬可看雪,一年四季,风景各异,鲜花不断,这就是宜昌的运河公园,怪不得那么多人爱不释手。徜徉其中的人们,是否还记得运河的过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投资旅游项目提案怎么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