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完成审计项目结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ipo审计的六个阶段?
前期尽职调查(审计规划)→资产置入或置出等业务重组审计、剥离调整审计(国有企业改制)、股权结构调整审计以及利润分配审计(按照独立性要求及其他目的,备考财务报表)→股份制改制审计(确定净资产值)→验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调整审计及验资(股权转让或引进战略投资者)→申报财务报表审计(上报材料)→补充审计(材料过期)→发行验资→股票上市

审计机关四个体系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离石区审计局现有审计干部35周岁以下的占总人数的12%,35至45周岁的只占总人数的24%,而45周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64%,占到了绝大多数。审计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程度日趋明显,年轻审计人员偏少,审计队伍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存在青黄不接、断档缺位现象,制约了审计队伍的更新换代和持续性发展。
2.审计力量严重不足

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工作节奏快、强度高、压力大,人员编制与逐年增加的审计任务不相匹配,存在疲于应付现象。每年除要完成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一条鞭”审计项目和自定审计项目外,还要统筹完成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审计任务及中心工作任务,审计人员长年累月超负荷工作,加班加点已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加之2020年6月审计机关下属事业单位机构改制以后事业人员失去了执法的权力,导致一大批审计中坚力量失去了干事的激情,让原本就不富余的审计力量更加捉襟见肘,基层审计工作曾一度陷入审计组长无人可担任的状态。
3.复合型人才紧缺
阿里巴巴集团内审体系架构是怎样的?
阿里设有内审和内控两个部门,前者好像主要负责财务和合规,后者(内控部)更像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内审,负责流程方面的审计,内控部的岗位设置是按业务模块来分,比如天猫,淘宝,聚划算,等等。另外,内审和内控都是向CFO汇报。

审计结束后再增加工程(工程量很小),这种情况怎么结算?
理论上可以,因为既然审计就是把其中的错误找出来,有减少也有增加,但是一般情况都是:审减不审增,只是职业行规。除非是特别明显的错误,如果是漏项的话,一般都不予考虑,因为根据惯例签证都是有时效的。
1、竣工后一次结算 工程工期在12个月以内,或者承包合同价在100万元以下的,可以实行开工前预付一定的预付款,或者加上工程款每月预支,竣工后一次结算的方式。
2、分段结算 按照工程形象进度或者季度,分阶段进行结算; 形象进度的一般划分:基础、±0.0以上主体结构、装修、室外工程及收尾等; 结算比例如: 工程开工后,拨付10%合同价款 工程基础完成后,拨付20%合同价款 工程主体完成后,拨付40%合同价款 工程竣工验收后,拨付15%合同价款 竣工结算审核后,结清余款 设计有相当深度的中小型工程常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按形象进度付款很方便。这种合同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付款条件……要有利于工程管理 1)基础完成后,拨付20%合同价款 2)±0.0以下基础结构(包括回填土)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拨付20%合同价款 b.注意工程变更 竣工结算价款=原合同价款+变更合同价款
3、按月结算 即每月结算一次工程款、竣工后清算的办法。根据工程进度,以已完分部分项工程这一假定的建筑产品为对象,按月结算。优点是: a.便于较准确地计算已完分部分项工程量,干多少活,给多少钱 b.便于建设单位对已完工程进行验收和施工企业考核月度成本情况 c.使施工企业工程价款收入符合其完工进度,生产耗费能得到及时合理地补偿,有利于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 d.有利于建设单位对建设资金实行控制,根据进度控制分期拨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完成审计项目结构怎么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