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产业项目扶贫成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产业振兴的成就?
以党建引领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促进乡村振兴。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夯实农业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以高素质农民培训为支点,夯实农业产业发展的智(志)力基础。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激发农产业发展热情、引导农业品牌建设。
精准落实农业产业奖补政策,激发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兴业致富热情,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引领作用。

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的管理,为富民强村持续加力。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加大和美乡村建设力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今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夏粮、早稻双双增产,秋粮增产趋势明显,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有良好的基础,生猪产能已全面恢复,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提高到2.4:1,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三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今年建立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认定的500多万易返贫致贫人口进行精准帮扶、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四是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动力电、硬化路、4G网基本实现村村通,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今年又制定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力争“十四五”时期乡村面貌再有新的变化。
五是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建立,积分制、清单制、数字赋能等治理方式在各地创新发展,移风易俗持续推进,文明乡风加快培育。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意义?
乡村特色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支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有效手段,是变扶贫产业为富民产业的重要抓手,是乡村经济迈上新台阶的突破口。
把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农民,巩固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成果才有支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产业项目扶贫成效怎么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