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项目会计内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教:财务如何对仓库进行管理及内控?
加强仓库内部控制的方法:

1、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盘点制度,及时发现账实不符合计价不准确等异常情况,对于盘点差异及时追查原因。
2、检查仓库、销售与财务部门是否有效执行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制度,重点关注混岗现象,避免存货保管人员监守自盗,并通过篡改存货明细帐来掩饰舞弊行为,存货可能被高估。
3、仓库保管员收到存货时应填制入库通知单(应事先连续编号,并由交接各方签字后留存),一旦存货数量或质量上发生问题,可以通过翻查入库通知单和验收单明确是验收部门还是仓库保管人员的责任。

4、出仓应进行审批控制。避免领用失控,造成浪费或被贪污。
5、仓管人员应设立台账记录每一笔进出。
内部控制六大制度?
内部控制的六大制度包括:

1、政策制度:指主管财务的最高管理者颁布的财务管理的有关政策及相关程序的政策性文件;
2、内部控制程序:为了实现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目标而制定的内部控制措施;
3、组织结构:设计、制定和实施控制工作的专门机构;
4、信息系统:财务及经营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披露;
5、人员规范:要求员工如实履行有关义务,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职责;
6、审计机制:定期检查企业各项财务及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
1.授权控制。授权控制是指企业各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
2.分工控制。分工控制是指对于相关的职务,必须进行分工负责,不能由一个人同时包办兼任。
3.业务记录控制。业务记录控制是指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及时和正确。
4.财产安全控制制度。财产安全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
5.书面文件控制。
6.人员素质控制。保证企业各级人员具有与他们所负责的工作相适应的素质,从而保证业务工作的质量。
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内部控制就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
内控制度缺失增加了会计风险是指啥风险?
内控制度缺失,增加了会计风险,主要是指增加了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不合法,不公允的风险,例如,内控制度缺失,企业的存货没有进行规范盘点,没有对他进行减值测试等等,这样编制出来的财务报告中反映的存货的价值,其相关性和可靠性就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
什么是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控制测试: 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控制运行有效性强调的是控制能够在各个不同的时点按照既定设计得以一贯执行。
控制测试是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设计与执行是否完整与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之后,只有对那些准备依赖的内部控制执行控制测试,并确信其得到正确的执行时,才能减少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从而减少审计取证工作,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细节测试: 细节测试是对实质性程序进行分类中的一种(实质性程序分为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细节测试是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是审计中必须做的程序。
如:函证应收账款,存货监盘,从原始凭证追查至会计账簿等适用于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的测试,尤其是对存在或发生、计价认定的测试;对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可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项目会计内控防范项目建设风险重要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