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肝素钠项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肝素钠工艺流程?
(1)原料处理:将新鲜的小肠用清水清洗干净,清洗干净后刮取小肠粘膜,然后将小肠粘膜放入搅拌机中,直至搅成糜状,备用;

(2)加热酶解:将步骤1中得到的糜状肠粘膜放入加热罐中加水混合搅拌,然后依次加入质量为8%的胰蛋白酶和弱碱液调节ph值,直至溶液ph值为8-10,然后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ph要保持在8.5-9.5之间,加热至30-40℃,恒温保持2-3h,然后再继续加热至50-60℃,恒温保持10-20min,然后做深度过滤处理,得到滤液;
(3)冷却吸附:将步骤2得到的滤液进行冷却,冷却至30-40℃后清除滤液上层浮油,然后加入A-722MP树脂柱吸附肝素钠;
(4)洗脱:将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温度保持在50-55℃,慢洗树脂,收集洗脱液;

(5)沉淀:将两次收集的洗脱液过滤移入沉淀罐中,加入质量分数为80-85%的酒精搅拌均匀,然后调节ph值保持在7-8,静置密封沉淀10-12小时,过滤得到沉淀物,备用;
肝素钠生产工艺?
1、将新鲜的猪肺(或冷冻猪肺自然解冻之后)用清水仔仔细清洗去除内外污物和外部皮肤脂肪后,绞碎成糜状,并在充分搅拌下,加入等量的水混合后,再加入少许溶度为.01%的防腐剂混合均匀。
2、酶解提取:先将上述原料在充分搅拌下,用少量稀碱液精细地调节至PH值为8-9。再加入事先已经绞碎的新鲜胰浆作为酶解剂,搅匀后,缓慢升温至40度左右,

继续搅拌,并保持料液PH=7.5-8,保持液温于37-40度下,酶解3-4小时,然后升温至47-50度,维持PH值=8.0-8.5,再酌情补加少许猪胰浆后,继续酶解4-5小时。
3、离子交换吸附;先将上述酶解提取液冷却至室温,仔细捞除浮于液面的油脂薄片层,控制升温至45度,停止加热,在搅拌下加入事先预处理好的D-254型树脂已有效的吸附料液中的肝素钠成分。
4、精制:将所得肝素钠粗品用2%的氯化钠溶液完全溶解,制成其溶度大约为8%的溶液,在此过程中可适当的升温助溶。 将上述料夜用5mol/L氢氧化钠溶液精细地调节PH=8.0-8.2,升温至78-80度。
沉淀物经无水乙醇脱水,研细,再经丙酮脱水,研细,再经丙酮脱水,远红外线真空烘干(50-60度),即得肝素钠精品。
采用酶解结合氧化法精制肝素,在该过程中采用低温离心技术, 解决在除酸性蛋白过程中,粗品肝素钠中残留杂蛋白在纯化过程中很难 被除去的缺点.在粗品肝素钠中加入胰蛋白酶对这些杂蛋白进行酶解。
用猪肺提取肝素钠粗品,要多少个猪肺可以提取一公斤肝素钠粗品?
我记得要一两吨吧?!主要是这技术无价值,没有关注。
因内肺肝素是不被认可,不符合药典对肝素的定义,也根本没有市场的。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肝素钠项目环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