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伊拉克电站项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伊拉克战前有多富呢?
回答伊拉克战前有多“富有”的问题,需要分三个阶段。(一),两伊战争前。(二),海湾战争前。(三),伊拉克战争前。顾名思义,“富有”即“既富且有”。创造财富和拥有财富并不完全是一个概念。比如,一个国家可以创造很多财富,但财富却又被消耗掉了。而且,这些财富并没有被创造者所拥有。这是其一。其二是这些财富消耗的方向。有的国家将财富“消耗”在了民生福利上,而有的国家却将其用在了穷兵黩武上。其一就会造成“国富而民穷”;其二则会造成“国穷民更穷”。伊拉克是二者都占了。

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将GDP作为国家创造财富能力的一个衡量标准。在有些国家中,GDP反应了“富有”情况。但是,也有些国家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可以说是“徒有虚名”。伊拉克就类似这种情况。从伊拉克三次战前的GDP的变化,结合伊拉克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分析,不难发现,伊拉克虽然号称中东地区的“富户”,但它却并非一个“富裕”的国家。因为,尽管伊拉克创造了“不菲”的GDP,但却大多都被战争和国内的统治成本消耗掉了!造成的后果就是“国也没强,民也没富”。
同样都是产油国家,在中东及海湾地区,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这些国家才叫“真富有”。而伊朗和伊拉克这些国家则都是“徒有虚名”。原因就是,这些国家都是中东地区的“大国”,它们的领导人都有在地区争霸的欲望。它们虽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却大多消耗在了“非民生”领域。这些财富去了哪里?有三个去处。(1),消耗在战争中。(2),消耗在统治成本中。(3),落入了达官贵人之手。所以,伊拉克的普通民众并不富有。
中东不断大量开采石油,地下采空不会塌陷吗?
会下沉,但不严重。中东的石油实在太好开采了,比如沙特的,自喷油井,轻质原油,含水量低,日日高产,几乎源源不断,甚至直接就拉个管线就能装船运走了。

沙特、阿联酋、科威特、伊朗等等一圈波斯湾沿海国家的油田,开采成本只要几美元,相比较我们的60美元以上的成本,简直是躺在黑金上赚黄金,人比人确实气死人。
当然了,开采的多了,油层里的间隙在长年累月的压力之下如果得不到足够的水或者其他流体的补充,会逐渐支撑不住而逐渐逐渐地下沉。
但是要注意,这个是逐渐逐渐地下沉,不像中美国家的油田,当一座油田开采的差不多了,会出现大规模的地面沉降,在中东,这个趋势是很慢很慢的。

因为中东地区的油气储量异常丰富,油气资源大体上从波斯湾沿岸的内陆地区向沿海倾斜,之前萨达姆入侵科威特,有一个矛盾就是两国交接的一块大油田,萨达姆老觉得科威特人偷伊拉克的油,因为地势和地下岩层的复杂地理情况,使得伊拉克那边的石油老往科威特一层“游动”,时间一长,老萨觉得吃了亏,要求科威特必须分点钱补偿一下伊拉克的损失。
在中东沿海的油田,虽然油气资源远远不断地被抽走,但是油层一直在岩层里流动,被抽走的部分远远不断地有其他区域来的石油等流体进行补充,使得地下岩层大致上还是能保持一定的抗压性和稳定性。
大体上,我们常说的油田、油井等等术语,并不代表就是在地下几十到几千米的区域内,形成一个中空的注满石油的区域,只要打个洞,石油就喷出来了,然后里面空了,地面就塌陷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伊拉克电站项目最新消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